般若波羅蜜.jpg

 

前言

 

一、中梵經典在名詞解釋上有不少差異,為避免讀者混淆,本文刪除了以下梵文觀點的佛學文章

    →本性,獨一無二    https://goldpaper1.pixnet.net/blog/post/10001921
    →客觀公正(平等)是修行的終點   http://goldpaper1.pixnet.net/blog/post/10000097
    →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 https://goldpaper1.pixnet.net/blog/post/9998744

二、下方簡介是以中文佛學觀點論述,請明察

 

~~~~~~~

 

金剛經核心精隨

綜合〝正反〞角度去作思考

 

一、綜合正反角度思考,即是【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】以及【以相非相應觀如來(※這是玄奘重新翻譯的金剛經內文)】的涵義。如來? 如來的思維來去自如,故稱如來。

二、人對事一定有自身看法,只要不被看法綁住就會公正。那要如何不被綁住?答案就是〝忍〞

三、【般若波羅蜜】是一種涵蓋上述做法的修養,所以它可被理解為一種【忍住偏好並換位思考】的修養

 

~~~~~~~

 

【不住相(忍住偏好)】

是般若波羅蜜的修行起點

 

一、「不住相」的當下會產生自我反省的【非相(※因修養而起的逆己聲音,它與天生偏好彼此對立)】。【非相】與【相(=天生偏好)】有互補性,心中有了這道互補,才能站在中間位置去思考。

    ★「非相」的〝非〞本意有「正反互換、捨黑即白、捨白即黑」的涵義,鳩摩羅什借「非」來表示「凡事要尋〝對立面〞以求平衡」的平等概念。

    ★平等?

    ① 平等是用相同態度去對待互相對立的事物,避免以偏概全的單向思考。

    ② 然而,真實世界總是二元對立,一定有一面是自己〝喜歡或厭惡〞的,所以做到平等需要先「不住相」…

二、「不住相=空」,它也是標題〝整合正反角度〞的先決條件。
 

~~~~~~~

 

『說…非…是名』

是做到般若波羅蜜的濃縮寫照

   

一、『說…非…是名』的意思是指論事前先不要被刻板印象綁住。(刻板印象最容易發生在自己在意的人事物身上)

    比如:

    ★傷心或憤怒是因為非常在意某事;若能將「非常在意的立場(法相)」轉念為「毫不在意的立場(非法相)」去重新思考,自然會看開一點

    ★見到仇人,若可忍住偏見(法相),自然會先退一步再決定如何應對

    ★見到美女,若可忍住雄性本能(色塵),自然不會勾勾纏而忽略個性是否合適

    ★見到名包,若可忍住愛美本能(色塵),自然不會念念不忘而忽略牌價數字好像有點長

 

二、從上述可知〝眼睛〞是激活喜怒哀樂各種偏好的起因,所以 90% 的『說…非…是名』句型皆與眼睛有關。

 

~~~~~~~

 

關鍵詞概要

 

    不住相= 忍住偏好 (★這種修養能暫時抹掉自己偏好,深度咀嚼逆己的聲音)

 

    = 偏好。它由下面天性交織而成 ↓

    ① 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→ 處世的立場

        我相  = 只顧「自己」的立場
        人相  = 只顧「他」的立場
        眾生相=只顧「公眾」的立場
        壽者相=只顧「經驗」的立場

    ② 色聲香味觸法 → 神經系統對外界的本能反應,俗稱感官偏好

    ※偏好,是一種〝會讓你感到在意〞的念頭,令你會把某事放在心上,一直記著!
    ※在不在意,乃是心是否會激活大腦(意根)運作的關鍵!
    ※相,以護己(
我相)為本質!
    ※相,乃累世沉澱積累而成,無法刪除,但可以〝忍住〞!

 

    非相= 對立的偏好 (因不住相修養而生起的逆己聲音)

    ※不住相會生起〝非相〞
    ※不住「法相」而生起的〝非相〞又被叫做……非法相
    ※不住「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」而生起的〝非相〞又被叫做……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
 

    ※相總是護己,所以那些違逆本性的新念頭皆可叫做〝非相〞
    ※當相可以隨心所欲輪轉之時,此境界稱為「無相」

 

    實相= 圓融的態度 (因不住相修養而養成的態度)

    ※實相(圓融),一種不固執己見而深度咀嚼逆己聲音的態度(先不住相,後不住法),是本性可做到〝不住相〞之後的結果,它能靈活、和諧應對各種情況。
    ※實相就像精煉後可成方圓的金屬 prajñā。例如黃金雖有金屬的剛硬特質,火煉後卻能變成任何形狀,這就好比人性雖固執難改,修養(波羅蜜)卻可讓人變得可方可圓,成就任何事。
    ※prajñā 中文被翻譯成剛毅不屈的〝金剛〞一詞,音譯〝般若〞
    ※般若的現代讀音與 prajñā 差異甚大,唯「般若」若用閩南話發音,卻意外地會與 prajñā 完全相同……無獨有偶,阿含經的阿含、南無等等名詞也有同樣現象。本文推測這可能是古人為確保音譯內容不會因戰爭、朝代更迭而失真,刻意選用了當時流通最廣泛的語音來當作音譯標準。

 

    法相= 偏見  (特指「相」裏頭自己極為在意的點,包括令人欣喜的與厭恨的)

    ※法相會拒絕換位思考,進而孵育出「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」!
    ※
末那識紀錄各種情緒的臨界點,阿賴耶識則紀錄那些曾經跨越臨界點的各種故事,兩識皆根深蒂固難被改變,但心可憑藉〝修養〞去換位思考,重新調和所有認知稜角,而這就是宗教存在的意義

 

    非法相= 特指「相」裏頭自己毫不在意的點

    ※請特別注意: 這種毫不在意可能是天生的,也可能是後天修養造成的(俗稱不限定立場)

 

    = 思考流程。該流程可拆分為「我→人→眾生→壽者」四步驟 ↓

      我  = 只考慮自己 (以自己作為思考前提)
      人  = 只考慮他
      眾生=只考慮公眾
        壽者=只考慮經驗

    ※金剛經超過 80% 的「法」字皆指思考流程。
    ※「法」依「相」行動,所以心住相(被偏好綁住)時,法只會考慮單一對象,無法換位。
    ※由於正常人會被「我相」綁住,只考慮自己,所以「法」字在佛經中常被平替成「我法」。

 

    非法= 換位思考 (因不住相修養而採納非相的思考流程)

    ※「法」依「相」行動,所以不住相的思考,會違逆本性去採納「非相」重新思考,故稱作〝非〞法。

 

    實無有法= 完全換位思考 (因完全不住相而整合「相」及「非相」的思考流程)

    ※「法」依「相」行動,所以完全不住相之後,思考會永遠是〝法、非法〞二元對立,不斷交叉質疑並深入理解,故完全客觀!

 

    無為法= 完全順勢而為 (因完全不住相而將「相」及「非相」融合為一的思考流程,它能以四兩撥千斤之力,做到實無有法的妙境)

    ※它無實無虛 (虛實合一、實當作虛、虛當作實),極度靈活。所以「無為法」不是安於現狀,而是全力換位思考後的順其自然
    ※完全順其自然的結果,內心會維持一種沒有〝標準答案〞的超真空狀態;這樣,才能融入一切批評、一切方法!
    ※包容一切,即是佛法的終極目標。

 

    = 負責決策。它包藏「相、法」一起輪迴

    ※心會依據「相」的偏好去決定如何用「法」去認識外界。
    ※心認識外界的過程稱作「五蘊(認知流程)」;五蘊會產生「六識(認知結論)」。
    ※「六識」會被心儲存,做為決策的參考資料。
    ※「六識」會隨著人生閱歷不斷迭代更新,相當於一座資料庫。  
    ★關於五蘊、六識,請參閱下方補充說明

 

    波羅蜜= 修養

 

   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(簡稱菩提)= 完全客觀公正的境界    

 

~~~~~~~

 

關鍵内容

 

一、修得所有波羅蜜便能達到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(簡稱菩提)」的境界

    ★「忍辱波羅蜜=不住相=空」是達到菩提的起點。

    ★「般若波羅蜜」是達到菩提最重要的修養。

 

二、「般若波羅蜜」的修行步驟

    ★ 先不住相,後不住法

    → 在〝先不住相、後不住法〞裏面,不住相的關鍵作用在於即便消化不了爭議,至少不一開始就否定(一否定就無討論空間了)

 

三、「不住相」會產生「非相(對立偏好)」,「非相」會引動「不住法」並產生「實相(圓融態度)」。

 

四、請特別注意:

    ★「不住相」被執行地越徹底,「不住法」的境界越接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→

    →「勉強」做到不住相,不住法的境界叫做 →【非法 (換位的思考流程)】

    →「完全」做到不住相,不住法的境界叫做 →【實無有法 (完全換位的思考流程)】

    →「靈活」做到不住相,不住法的境界叫做 →【無為法 (靈活換位的思考流程)】或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】

    ★「不住相」被執行地越徹底,所得的「實相」就越圓融通達 →

    →「勉強」做到不住相所得的實相 → 大致圓融客觀

    →「完全」做到不住相所得的實相 → 完全圓融客觀

    →「靈活」做到不住相所得的實相 → 完全圓融客觀且更有效率(★完全順勢而為,故更有效率)

 

五、小總結

    →「不住相」是「般若波羅蜜」修養的起點

    →「般若波羅蜜」是「實無有法」的重點

    →「實無有法」是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的基礎   

    ★ 所以,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的基礎起於「不住相」 

 

~~~~~~~

 

補充說明  

 

●既然要綜合正反角度去思考,那為何要強調無我?

一、人對事一定有自身看法,所以無我是提醒大家〝不要只顧自己〞!

二、不住相,放空自己,是為了深度咀嚼逆己的聲音!

 

●『不住法』是什麼意思?

一、不住法的法是指「思考流程」。

二、不住法與「無我、人、壽者、眾生」同義,皆指換位思考行為。那麼與不住法對立的『住法』,自然就是指「有我、人、壽者、眾生」的單向思考行為了!

 

●『法如筏喻者,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』是什麼意思?

一、上面的法是指「思考流程」。

二、它妙喻「不住法」就像划船一樣,必須一起划動左右槳(→比喻思考要綜合正反面),前進方向才會又正又直(→這樣思考結果才會客觀公正)!

三、它也在說明思考邏輯不該只限於「法」或者是「非法」,而是取法、非法、非非法、非非非法…(不斷交叉質疑,換位思考)!

四、請注意,「捨」不代表丟棄,而是強調不要被綁住。其它佛教名詞如「無我」「無相」的無也是同個道理!

 

●『不住相』的意思是說:既不該被「處世立場(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)」綁住,也不該被「感官偏好(色聲香味觸法)」帶著走。例如下面段落

佛告須菩提: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……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

復次:「須菩提!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,行於布施,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布施。」

 

●六根  眼耳鼻舌身意

    眼→ 眼睛神經
    耳→ 耳朵神經
    鼻→ 鼻子神經
    舌→ 舌頭神經
    身→ 皮膚神經
    意→ 頭腦神經(※意根整合了眼耳鼻舌身神經,是各種神經的中樞,俗稱大腦)
 
    ★本文不贊同小乘佛教將「意根」解讀為「意識」,因為「意根」只是工具,負責計算,不具有自我意識!例如老人反應慢及糊塗,其實他自己也
不願意這樣(被人嫌棄),無奈大腦退化後總是身不由己!

 

●六塵  色聲香味觸法 

一、色聲香味觸法是神經系統對外界的本能反應,俗稱感官偏好。它乃天生,無好壞對錯。

二、例如,當「色塵」收到眼睛的影像刺激後,除了會本能地辨識它,也會通過(視覺)偏好,嘗試篩選出新的細節…

三、請留意→ 心在「五蘊」流程若對上述細節感到重視並記憶下來,這道影像就會變成新「眼識(視覺認知結論)」。其餘類推…

    色塵 = 視覺偏好
    眼識 = (因為〝感到在意〞所生的) 視覺認知結論

    聲塵 = 聽覺偏好
    耳識 = (因在意所生的) 聽覺認知結論

    香塵 = 嗅覺偏好
    鼻識 = (因在意所生的) 嗅覺認知結論

    味塵 = 味覺偏好
    舌識 = (因在意所生的) 味覺認知結論

    觸塵 = 觸覺偏好
    身識 = (因在意所生的) 觸覺認知結論

    法塵 = 知覺偏好
    意識 = (因在意所生的) 綜合認知結論

    ★「意識」不只綜合了所有感官認知,也綜合了所有處世認知(各種經驗或立場)…  

    ★「意識」裏頭那些最偏頗的認知結論被歸類為「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」;兩識源自「法相」拒絕換位思考,進而在「意識」裏頭形成對外界的刻板印象(包括極度令人欣喜的與厭恨的)!

    ★「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」對外界已有強烈定見,導致心常常不走「五蘊」流程便直接作出決策(←依過去認知而蓋棺論定),甚至當結局超出兩識認知時,引起心的強烈興奮或瞋恚。

    ★「意識」裏頭的部分認知會漸漸融入「相」,無法被刪除,與心一起輪迴!那麼,哪種認知最容易融入相?答案是你最在意的部分!

    ★「六識(八識)」會被心暫存,做為決策的參考資料!

    ★請注意,由於「心、識」併存在一起,而「識」又是「心」的決策參考資料,所以「心、識」本質雖不同,卻常被視為等義詞。

    ★請注意,其它「識」皆融合在「意識」裏面,它們是一體的,所以「身口意」的意,指的是「意識」,不是「意根」。

    ★請注意,人的感知建立在視覺基礎上(※會優先採納視覺系統去辨識外界環境),所以人類很容易被視覺綁住而產生偏頗的認知!

    ★以上大致解釋了幾項佛學常見爭議點,例如『心、識是否等義』『身口意的意是意根或者意識』『為何有六識八識兩種說法』

 

●楞嚴經提到「六根+六塵」會產生「六識」,其中『根、塵』的互動關係即是五蘊

       眼色為緣,生眼識界  (緣=互動)
       耳聲為緣,生耳識界
       鼻香為緣,生鼻識界
       舌味為緣,生舌識界
       身觸為緣,生身識界
       意法為緣,生意識界

 

●五蘊

一、佛學把心認識外界的過程稱作「五蘊」,心理學則稱作「認知流程(Cognition)」。

二、心透過「五蘊(認知流程)」與外界互動並產生「六識(認知結論)」;「六識」會被心儲存,做為決策時的參考資料。

三、請注意,五蘊須有外界刺激才會被心〝激活〞。

四、心受到外界刺激後的五蘊流程:

    ★色蘊→ 心利用「根塵交互作用(但以眼根色塵為主)」去比對外界刺激並生成一暫存認知 
    ★受蘊→ 心利用「根塵交互作用」去嘗試找出上述認知的新細節。若無新細節則結束五蘊,若有則下步驟…
    ★想蘊→ 心利用「根塵交互作用」去重新辨識新細節到底是什麼東西
    ★行蘊→ 心依據「相(偏好,尤其是
色塵)」去思考新細節對己的利弊。若對己無利則結束五蘊(或再執行一次〝色受想〞),若有則下步驟…
    ★識蘊→ 心依據「法(思考)」的結論,視情況更新舊「六識」的內容,並下出決策

五、總括來講,五蘊是一套涉及『六根、相、法、六識』之經驗重組的歷程,尤其是以「色塵」為基礎的一系列認知行為,正所謂沒見沒事,一見便起心動念。

六、「法」作思考流程解釋時,相當於五蘊的「行→識」組織分析流程,差別在於後者尚包含了決策。 

七、動物不具備深度的「行→識」組織分析能力,所以欠缺人類那般的謀略及創意。

八、只可惜,人類慣用天生的「相」去運行「行→識」而產生單向偏執的決策。宗教旨在矯正這項陋習,並善誘大家能轉念使用「非相」去另類思考,而這或許就是為何佛字有個〝弗(矯正)〞的深層原因吧。

 

~~~~~~~

 

最後總結  

 

一、眼見不一定為憑!

二、做到「不住相」就會做到「不住法」,所以心經就只講一個字 → 空!

三、「法相」特指「相」裏頭自己極在意的點,俗稱偏見;它會拒絕換位思考,並逐漸在「意識」裏頭形成對外界的刻板印象 →「末那識、阿賴耶識」

四、末那識紀錄各種情緒的臨界點,阿賴耶識則紀錄那些曾經跨越臨界點的各種故事,兩識皆根深蒂固難被改變,但心可憑藉〝修養〞去換位思考,重新調和所有認知稜角,而這就是宗教存在的意義。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金紙 的頭像
    金紙

    希望改變大家看待宗教的方式

    金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